返回

大秦:孤儿开局,嬴政教我做千古一帝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六章 无奈的韩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韩国。

    荆楚楼。

    “山雨欲来风满楼!?”

    “晋苑夕,韩宫秋!?”

    “妙啊,妙……”

    “借这一首诗句暗讽如今的秦韩局势,让韩国意识到,自己已经危如累卵,一个不小心,就会让韩国新政沦落成过去的晋苑,此后的韩国就只会剩下秋景,让后人评调哀伤……”

    品读着手里的锦绣文章,李斯这是越看越高兴……

    尤其当从赵翰蒙恬口中,得知到赵翰在韩王宫中大放异彩的种种,李斯对赵翰也是更加满意。

    良久后。

    对着赵翰道,“翰儿,这诗真是你自己作的吗?!”

    “这首诗意境丰富,情境更佳,笔力苍健,颇有大家姿态……”

    荆楚楼里。

    面对李斯的询问,赵翰点了点头,“回老师,此诗的确是学生所作,但却并非学生现场所作……”

    “乃是学生一年前在石门山上学习时,偶然所做……”

    现场成诗,和已有的故诗。

    这两者的区别可大了。

    现场成诗,这是如写下七步诗的曹植,为千古诗人前三;已有故诗,虽为佳作,可名留青史,但自古以来佳作也不少……

    赵翰虽优秀。

    但也只能称得上是一名少年天才。

    “好,不错……”

    “翰儿你之才华,所谓少年宰相的甘罗,与你相比,那真是相形见绌呀……”

    满意着。

    李斯吃着赵翰所做的饭菜。

    又开口问,“那翰儿,你觉得这韩王最终将如何选择!?”

    赵翰想了想,随后开口道,“回老师,赵翰觉着,若老师和学生今日就离开新郑,韩王安,怕是今夜就要派快马拦截我们……”

    听赵翰这话。

    李斯宛然一笑。

    因为,这计策很毒!

    也恰如李斯刚刚所想!

    也就是说,刚刚李斯赵翰这对师徒,是想到一起去了……

    “翰儿呀!”

    “有时候为师真不知道你这些算计是跟谁学的,这计策真毒……”

    身为秦国头号谋士。

    赵翰自入韩王庭,最先的比诗,后来的威胁,紧接着的这一手威逼!

    那完美将韩王和韩国群臣耍在手心里。

    让赵翰牵着他们的鼻子走。

    这等外交手段!

    就算是他李斯,也是做不到的……

    可要想,赵翰才七岁呀!?七岁就有了如此诗才和谋略,简直千古罕见!

    “那好……”

    “咱今天就启程回咸阳吧!”

    “逐五国令,我都要看看这韩王,到底有没有魄力定下!”

    说着说着。

    便也见李斯拍板。

    随后众人便收拾起了东西。

    启程回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与此同时。

    韩王宫。

    韩国公子张良、韩国公主赤怜,以及韩王安,正聚在韩王宫。

    表情复杂。

    “张良,那赵翰的话,你怎样看?!”韩王安问张良。

    而张良身为张家族人,如今虽在韩国无官职,但张良出自于齐国稷下学宫,是稷下学宫的高才,曾经还学于荀子……

    是韩非死后。

    韩王安在韩国最看好的人。

    只见此刻,张良道,“赵翰此人年少聪慧,很有主见,有时候,我都觉得这赵翰不是嬴政的一个养子,而是嬴政的亲子……”

    “在这赵翰的身上,我看到了一股不属于嬴政的少年英气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果让赵翰成功成长起来的话,那他绝对将是天下六国的灾难……”

    韩王安没想到。

    张良竟给了赵翰如此高的一个评价。

    要想,张良的眼界很高,这从未给哪一个人,有如此高的评价。

    “那你觉得孤该当如何抉择!?”

    说实话,身为一国之君,韩王安沉默了。

    也许他韩国的上一位君主韩恒惠王,算不得上是一位明君!

    但他韩王安算。

    自打韩王安继位以来。

    韩王安日以继夜,处理国事。

    纵横游离于秦和五国之间!

    只可惜,韩国在国力上完全不足以与秦国相比。

    以至于他韩王安所做的这一切,都算是泡沫虚影,无能为力。

    “张良觉得,当今天下,秦国一统天下已经是不可逆转之事,只是,秦国何时一统天下!?这是一个问题……”

    “而作为与秦国接壤的韩国,韩国如今率先考虑的,这只有好好保留现状,随后勤修内政,建立起一只秦国没有把握完胜的铁军……”

    “如此,才是韩国的求生之策!”

    张良的一言发自肺腑

第三十六章 无奈的韩王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